你以为学霸都是天赋型选手吗?我初中在重点班年级前5,中考只扣20分,高中稳坐年级第一,保送进清华,而我靠的并非天赋,而是一套亲测10年的24小时折叠术,将一天掰成两天用。今天就把压箱底的三大黄金法则分享给大家。

首先是法则一:时间碎片收割术。每个人一天都只有24小时,还得吃饭睡觉。要想比别人时间更多,就得发现被别人忽视的碎片时间并利用起来。像洗漱、吃早饭、上学路上、跑操集合这些时间都是碎片时间。发现碎片时间后,还要给它们赋予固定任务。比如我初中上下学路上会背5个单词。这是因为如果不提前安排,在思考碎片时间做什么的时候,时间就悄悄溜走了。

接着是法则二:学科换脑永动机。每个人精力最好的时间段不同。建议大家先通过一周自我观察确定自己精力最旺盛的时段,据此安排学习任务。像我晚自习时,先做数学作业,再做物理、生物等理科作业,然后完成历史、**背诵画框架作业,把最擅长的语文和英语放到最后。而且,做同一个科目半个小时到40分钟就应转换,否则会疲惫、注意力不集中。我用这个方法让3个半小时的晚自习达到6个小时的学习效果。

最后是法则三:多巴胺记忆腌渍法。很多同学不知道这个方法,我的原则是无论怎么抓紧小时间,运动时间绝不能压缩。每天运动一小时看似没学习,但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。让运动和学习交替进行是我的小秘诀。跑操前背单词,跑操后压腿时再看一遍。高中时,晚饭时间我会去运动,天气好去操场跑步看日落,有球友就打球,偶尔打乒乓球。运动后**室进行高效晚自习,会明显感觉头脑更清醒、心情更兴奋。这套方法我用了6年,初中冲进全市前50,高中靠它保送清华。真正的学霸不是拼时长、熬夜早起压缩睡觉时间,而是用认知把时间折叠。如果觉得有用,请关注我,以后还会分享更多小方法。我是清华艾玛学姐,拜拜。